政府為提升醫療品質,早於1973年實行醫師法。之後為了加強專科醫師訓練和專科醫療水準的提升,又於1988年頒佈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開始階段有比較寬鬆的配套措施,漸進到一律要經過政府認可的訓練醫院完成數年專科訓練,並通過筆試及口試後,始由政府授予專科醫師證書。(但當時明訂牙醫與中醫暫緩實施)
1988年政府認可醫科各分科,同年TAO也於1988年成立,不久後便自行組成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辦理齒顎專科醫師甄審工作,但自1988年至2008年的努力始終未能獲得衛生署的官方認定,而且在努力爭取的這段過程非常艱困曲折。
個人深究TAO歷經20年其申請之困難,始終無法突破之原因,來自於以下各方面在不同時期發生的主張,而產生各種狀況的阻力。
(一) 政府在1990年代,都反對牙科太早設立部定專科醫師制度成立,因為質疑當時連牙科實習醫師和一般科牙科訓練都不夠水準,怎麼可以貿然頒佈實施牙科專科醫師制度。甚至衛生署醫事處專科醫師委員會大部份醫科委員認為牙科就是一個專科,哪需要什麼分科?!
(二) TAO內部因素:TAO自1988年成立之前一年至成立後10幾年內,都受制於會員免試資格及報考資格之爭議,遲遲無法達成共識,導致後來矯正界之分歧。
(三) TOS的成立和後來與TAO間非良性之競合
(四)牙醫師公會系統及其他牙科分科學會前後提出各方的顧慮和反對意見:
- 要求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要專科專業
- 顧慮齒顎矯正專科成立後,GP會飽受醫療糾紛困擾
- 全聯會提出先看總共要設立幾個牙科專科分科,再與中華牙醫學會一同在口腔醫學諮詢委員會共同向衛生署提議實施牙科專科醫師制度。
- 另外,全聯會也指出各牙科專科學會有些甄審制度不夠健全、良莠不齊。且一個專科分科有幾個學會同時存在,於是全聯會與衛生署都要求成立部定專科分科的先決條件是:該專科要先整合成一個單一對話窗口,例如:不同的植牙學會或矯正學會自己先整合好再說。
- 於是個人與TOS理事長李勝揚我倆深明大義之後,分別努力有成,在2003年完成TAO與TOS之整合。
- 個人經努力懇託口醫會主委韓良俊教授幫忙促成,但礙於口醫諮詢委員會已無法達成共識決議。
- 後來本人再請見衛生署侯勝茂署長與醫事處薛瑞元處長,另行三次召開體制外的臨時會議,研討 “牙科專科醫師制度”的會議。
- 雖經侯署長親自召開第三次會議並決議:請韓良俊教授召開會議輔導成立齒顎矯正專科醫師,並請醫事處輔導促成。
- 然而以上決議,後來因為種種因素決而不行。
- 再因政黨輪替,此案又胎死腹中。
- 後來全聯會又要求新的條件:因為全聯會原則上不贊成衛福部全面實行牙科專科醫師制度,但如果迫於無奈,全聯會要求選擇一個學科先行試辦,如果該科試辦成功,才願意與衛福部配合辦理。全聯會答應先放行試辦的專科,提出的兩個條件是:
(1) 先由沒有健保給付的專科辦理
(2) 該牙科專科設立之專科醫師訓練機構一定要允許有診所加入,不能像醫科的專科醫師訓練,只允許醫院執行。(因醫科之專科醫師訓練規定為訓練醫院)。全聯會主張:因為牙科有將近90%的牙醫師都在診所,與醫科生態並不一樣。如果這個率先試辦的專科學會辦理成功,將來再擴及到其他牙科專科,而且要將 “專科醫師訓練醫院”改成 “專科醫師訓練機構”。全聯會這項要求經與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李勝揚和TAO理事長蘇志鵬,與全聯會理事長正式共同簽名同意。
- 雖然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李勝揚、全聯會理事長、齒顎矯正學會理事長蘇志鵬白紙黑字簽署了備忘錄,但後來還是因政黨輪替、內閣凍結換了署長。林芳郁署長上任後百般忙碌,不及他顧,全聯會又提出不同的建議。
- 全聯會建議牙科專科制度應由熟悉牙科醫療的牙醫界自己主導,不要由醫事處主導,同時並聘請美國牙醫師公會理事長來台參加全聯會年會演講。這也是後來全聯會全力向政府爭取設立心口司、口衛司輔導管理,而不是由醫事處管理的動力起源。
- 案情千變萬化,因以上種種理由,個人在結合可能幫忙的管道,說明PGY與齒顎矯正專科可同步併行,甚至可以促使這兩個制度更快速健全發展,對全民有福。
- 待葉金川署長上任時,個人素仰他是一位理想有抱負的首長,早年也參與醫科專科醫師的規劃,於是個人再透過管道說明衛福部在侯勝茂署長任內已經做過決議:請醫事處和韓良俊教授輔導矯正學會通過專科為署定牙科分科,而且可以和正要進行中的牙科P GY制度相輔相成,絕對沒有問題。於是才在2008年12月正式頒佈齒顎矯正專科為牙醫師之專科分科,完成這劃時代的進步。
個人自畢業後,即受到師長及牙醫同仁之提攜指導,不曾間斷的服務牙醫公共事務,前後擔任過:(1) 台北市中山校友會會長、(2)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委、(3)第五屆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兼學術主委、(4) 衛生署牙醫諮詢委員會委員、(5)第八屆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理事長、(6)中華牙醫學會常務理事兼公關主委。所以自始至終關心並戮力推動牙科進步的工作。當然,也一直關心牙科專科教育和醫療環境。
後來更因為受陳坤智教授的囑託,和張心涪教授、蘇志鵬理事長、李勝揚理事長合作幫忙,擔任署定專科醫師推動小組召集人,最後更要感謝口醫會主委韓良俊教授和衛生署侯勝茂署長的大力幫忙。經過多方協調折衷,達成政府所設定之前提,才跨過門檻,經過20幾年的千辛萬苦,才在2008年12月正式獲得衛生署頒佈齒顎矯正專科醫師為政府認定之專科醫師,TAO為政府授權之單位。
個人紀錄耗時20多年TAO努力達標的關鍵辛苦過程如下,並在這次大會向大家報告詳細的歷史沿革。
- 1988.01.24 TAO正式成立,創始會員30位
- 1992年,由會員大會通過付委第三屆理事會籌組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擬定甄審辦法。
- 1995.12.09受理本會181位一般會員免試申請成為本會專科醫師,擬定甄審辦法。
- 1996年,接受十家機構申。其中台大、台北長庚、北醫、北榮、成大、高醫、台大成為第一批訓練機構。
- 1997年本會舉辦第一次專科醫師筆試、口試。
- 2003.10.27與台灣口腔矯正醫學會(TOS)簽署備忘錄,由TAO唯一代表,向政府申請專科醫師核可。
- 2006.01.18中華牙醫學會與全聯會召開溝通會議。會中確定推動牙醫專科醫師制度,但要遵守非排他性原則。並由齒顎矯正科為第一波試辦對象。
- 2006.02.20中華牙醫學會、全聯會與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TAO)舉辦溝通會議。會中決議要申請政府認證的專科案件,應由中華牙醫學會與全聯會共同審核後,始能送交衛福部申請。且專科學會應符合訓練機構包含醫院或診所、相關會員資格應予以放寬、專科醫師資格認定應有一致性及專科學會應輔導及訓練計畫,並負有教育及提升醫師專業技術之功能。而齒顎矯正科以符合上述條件,故應優先推動專科醫師制度。
- 2006.03.25中華牙醫學會與各專科學會座談會。會中決議只要專科學會協調出單一窗口,不具排他性,不影響健保總額則再提出申請。
- 2008.12.09衛生福利部公告齒顎矯正科為牙醫師之專科醫師分科。
綜合上述本會創立之初,秉持崇高的理想,急欲與世界矯正水準接軌,於是訂定與美國同樣標準的入會資格與專科醫師認定標準。但因當時台灣齒顎矯正教育系統整體發展仍未臻成熟,未能切合當時牙醫界生態,導致學會整體發展受到莫大阻力。之後本會一再對內調整甄審辦法,對外努力與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各牙醫專科協會,協商合力,逐一達到符合政府設定的前提條件。歷盡千辛萬苦才獲得現在的成果,感謝我們全體的努力。
TAO在漫長20幾年的努力過程中,意外地促成衛生署全面關心牙科實習醫師訓練品質的提升,和催化國內牙科PGY制度的提早實施。
而TAO經政府正式頒佈為部定齒顎矯正專科分科後,催化全體會員和各屆理監事、甄審委員會更努力,在內政與外交更快速進步,並獲得社會各界好評,並成為牙醫界各專科學會的楷模,讓衛福部更有信心去全面推動其他牙醫專科分科的認定工作。並在民國111年陳時中部長的任內完成十個部定專科分科認證。
而在國際領域方面,也因為國內矯正界大團結,不但減少內耗,全力提升醫療水平、厚植實力、人才輩出,並協力推展國際矯正外交,加上TAO這種由政府認定建立起來嚴𧫴公正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制度,已經是APOS、WFO和國際矯正學界羨慕和學習的對象。
我們身為TAO的一員都應該感到與有榮焉,引以為傲。